导读:看到的是一只可能远不只一只……这次说的不是“广式双马尾”也不是一定要14颗少一颗就得去找的臭屁虫卵(万一少了一颗也许是破壳而出了)而是这个你一定在浴室地漏或者厨房水槽旁看到过的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灰黑色小... 看到的是一只 可能远不只一只……
这次说的不是 “广式双马尾” 也不是一定要14颗
少一颗就得去找的臭屁虫卵(万一少了一颗也许是破壳而出了)
而是这个你一定 在浴室地漏 或者厨房水槽旁 看到过的 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灰黑色小虫 ↓↓↓
这种看着像蛾子的小虫子叫蛾蚋(ruì),也称蛾蠓,是自然界中最成功适应城市下水道生活的昆虫。居家最常见的一种叫白斑蛾蚋,因其翅膀上的白色斑点及全身似飞蛾一般的绒毛而得名。
白斑蛾蚋的体长不过几毫米,却以其令人惊叹的生存技能在城市的钢铁丛林中开辟出一个独特的生态位。它们是下水道里的腐生清道夫,但同时也是蛰伏在卫生死角里的潜在传染源。
下水道的昆虫之王
白斑蛾蚋是怎么在下水道生存的?
要在藏污纳垢的下水道中 成长繁殖并壮大种群, 并不是件易事。 为此, 白斑蛾蚋发展出了 一套独特的生存本领。
残渣是它们的美味大餐
白斑蛾蚋的雌虫会将虫卵产在下水管道的管壁上,幼虫孵化后便会开启疯狂的进食模式。它们用锯齿状的口器不断取食下水道中的各种物质,无论是人类的毛发碎屑,还是厨房垃圾的食物残渣,都是它们的美味食物。
体毛超防水 成功躲避下水道“洪水”
在下水道生存的另一大难题,是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滔天洪水”。蛾蠓身上有一套神奇的防水系统,秘密就藏在它那满身的绒毛里。蛾蠓体表覆盖的数千根细毛并非装饰,在超高放大倍率的电子显微镜下,这些细毛呈现出精密的构造。每根毛的表面有许多纳米级别的细小沟槽,共同形成了类似荷叶表面的超疏水层。
在水黾和溜蝇等其他逐水而居的昆虫中,也发现过非常相似的精密构造。生活在相同环境的不同生物,选择用同一类构造来适应环境,这就是趋同演化的神奇之处。
这种小虫子会咬人吗?
虽然没啥危害但看着烦咋办?
这样看来,偶尔从下水管道飞出来的白斑蛾蚋,除了招人烦,没啥实质性的大危害。
如果实在看不惯它的存在,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防治方法:
定期向地漏倒入半杯食盐与苏打粉混合物,配合沸水冲洗。
这种操作能够破坏白斑蛾蚋幼虫赖以生存的酸碱平衡环境,达到简单有效的短期灭杀效果。
向下水道中倾倒热水或药剂,的确可以杀灭蛾蠓虫卵。但下水道有很多回弯,而且蛾蠓的繁殖能力很强,所以这种办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可能处理过后的一段时间,它们又会出现在你的家中。
想要根治蛾蠓,更好的办法可能是使用阻隔性能更强的地漏——既然没有办法将它们赶尽杀绝,就干脆断掉它们进入室内的通道。 值得深思的是,这种被人类视为下水道害虫的生物,其实也扮演着城市生态预警灯的角色。
作为栖息在城市下水道的分解者,白斑蛾蚋孜孜不倦地帮人类消化着各类有机残余物。当其种群数量异常增大时,往往意味着排水系统存在着堆积堵塞的隐患。
下次你在家里看到它的成虫, 说明你家下水道该通一通啦! |
嗨滁网咨询热线:0550-3833955、3040665 嗨滁网购房QQ群:238014794 报上您是来自于“嗨滁网”的网友,将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并有机会获得意外惊喜及优惠
嗨滁网微信号: hichuzhou2 嗨滁网房产微信号:hichufc |
广告